產鉗,有可能是胎兒接觸的第一個技術物。所謂「器械輔助陰道生產」,是使用產鉗或是真空吸引等器械,將胎兒從產道拉出來,協助產婦完成第二產程。在陰道生產的過程中,如果遇到胎兒卡關,助產人員常會使用各種器械輔助、剪開會陰,或者轉而準備剖腹開刀等。

產鉗由兩個扁平有彎曲度的鐵片構成,可分別伸入產道,合起來前端正好可以將胎兒的頭部夾住,助產人員可以握住手把,藉由旋轉與拉扯,將胎兒的頭部娩出。雖然鉗子在醫學上的使用由來已久(比如拔牙),但在助產的過程使用鉗子,是十六世紀的事。彼時在歐洲,多數婦女生產都是仰仗有經驗的產婆協助。不過在十六世紀末,英國的錢伯倫(Chamberlen)家族,因為掌握產鉗的技術,培養一群善於處理難產的男助產士。[1] 產鉗的生產技術史,傅大為在「亞細亞的新身體」有詳細討論。

產鉗經過不斷改良,發展不同功能與類別,可以大致分為低位產鉗、中位產鉗、高位產鉗及臀位產的 Piper 產鉗等。產鉗的使用必須仰賴豐富的臨床經驗,不然可能會造成產婦的產道裂傷,或是胎兒頭皮水腫或血腫、眼內出血、顏面神經受損等。在助產士盛行的年代,台灣產鉗的使用率較高,後來逐漸被真空吸引或剖腹產取代。

參考資料:
[1] 涂豐恩(2011),〈你不知道的產鉗秘密〉,《女人迷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