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保溫箱是當代產科醫療院所的基本配備,最主要的功能,即是提供一個恆溫恆濕的環境,幫助寶寶維持正常體溫,並盡可能隔絕外界環境影響。出生後需要住保溫箱的新生兒,主要為早產兒,以及體重過輕、黃疸較嚴重或有嚴重疾病的足月兒。早產兒的身體表層皮膚很薄弱,皮下組織脂肪含量較低,在缺乏足夠脂肪保護下,容易有體溫不穩定和低體溫的情形。此外,早產兒也因各項器官發育還不成熟,而有免疫力較低、肺功能不全等情形,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和遭受感染。

在科技演進下,保溫箱具備的功能越來越多,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項:[1]

  • 溫溼度調控
    早產兒的表層皮膚脆弱,體溫調節能力不佳,體內水分容易流失造成電解質不平衡,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腦出血。保溫箱可以調節周遭環境溫溼度,幫助寶寶維持體溫,皮膚不會太過乾燥。
  • 觀察身體狀況
    由於寶寶的呼吸、心跳等生命徵候變化迅速,為方便醫護人員觀察檢測寶寶身體狀況,以及時進行治療,保溫箱通常以透明材質來設計。
  • 隔絕外在環境
    除了減少箱內溫濕度變化,也可保護免疫力低落的寶寶免受外界環境(如噪音)的干擾,以及病菌的侵犯。但即使寶寶住在保溫箱內,若已遭受病菌感染,仍有機會傳染給其他寶寶,因此隔離只是保溫箱的附加功能,並非唯一的隔離措施。
  • 提供氧氣
    當寶寶肺功能發育不全,或有心臟疾病和其他呼吸窘迫的情況時,需要藉助保溫箱的呼吸機給予氧氣,幫助維持呼吸。
  • 轉送
    具有轉送用途的保溫箱,備有輪子和氧氣供應,可在產房移動至病房,或診所轉診至大醫院的過程中,提供寶寶一個溫暖且安全的環境。
在Martin Couney的「紐約世界奇觀」展示中,觀眾正盯著保溫箱中的嬰兒,1939-1940。
在Martin Couney的「紐約世界奇觀」展示中,觀眾正盯著保溫箱中的嬰兒,1939-1940。 
(資料來源:NEW YORK PUBLIC LIBRARY

在所有與「自然產」相關的物件中,身世最特別的,就是嬰兒保溫箱。嬰兒保溫箱的發明,不是來自醫療院所,而是來自二十世紀初,位在紐約的康尼島遊樂園(Coney Island Amusement Park)的展示。當年的遊樂園展示各種「奇觀」,包括住在保溫箱裡的早產兒。負責這項「展覽」的,是來自德國馬戲團的 Martin Couney,觀眾買票,進去參觀住在保溫箱裡,早產的「迷你」嬰兒。雖然「保溫箱」早在 1896 年就有設計圖了,但是當年的醫療院所並不感興趣。當年生出早產兒的父母,除了忍痛看著嬰兒死去,就是捐給馬戲團,放在保溫箱裡,開放給大家參觀。這項非常受歡迎的展覽,在三十年裡救治六千五百名早產兒,存活率是當年全美早產兒的兩倍。直到 1943 年,紐約的康乃爾醫院在終於設立有保溫箱的早產兒的照護單位。[2]

參考資料:
[1] 吳碧芳(2012),〈寶寶出生體重輕,要住保溫箱?〉,《媽媽寶寶》。
[2] Jack Cook (2020). Circus Babies: The Past, Present, and Future of the Neonatal Incubator. Illumin Magazine, 20(1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