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命的誕生,在家庭層次,與階級或財產的繼承有關;在國家層次,與人口統計有關,而人口統計又與稅收、義務教育與兵役等有關。台灣詳細的戶口登記與人口統計,是日本殖民時期建立的。透過日治時代助產簿的工作紀錄,我們可以看到殖民政府如何透過各種規章,精確掌握台灣的「人口」。

西元 1920 年出生於臺北的黃陳梅麗女士,17 歲時考入臺灣第一所私立產婆學校「臺北州蓬萊產婆講習所」,隔年畢業後,通過產婆檢定試驗並取得合格證書。她 19 歲因結婚而搬至新竹,自 20 歲開始從事助產工作,22歲於新竹北門街開業,一直到 65 歲退休。她所使用的助產簿,即助產工作紀錄簿,大小為 B5 左右,內頁有格式化項目,透過原子筆詳細記載了助產對象資訊,包含每一次的出診日期、地址、產婦姓名、分娩次數、分娩經過以及新生兒健康情形。

日治時期,助產簿必須由地方警察署定期查驗,因此助產簿中不僅蓋有新竹警察署印、日期章,為避免被抽換,封面內頁和封底皆記載了全本紙張頁數,每頁均蓋有騎縫章,部分內頁還保留著當時查核日期與查驗人員的職章。這些規則成為了現今臺灣戶政制度的基礎,可窺見政府透過種種規章精確掌握人口數量,也呈現出國家介入醫療人員體系的過程。

戰後,助產簿少了各種查核印記,為配合出生證明書的統一格式,逐漸對於新生兒父母的戶籍地址、身分證字號等基本資料更加詳盡紀錄,見證臺灣生產照護體系與國家戶政制度的變遷。

節錄改寫自:
林奕君(2019),〈摩登女性,產婆軌跡──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〉。《Watch Taiwan 觀‧臺灣》43:59-6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