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鄭月端女士
(資料來源:《烏日文史匯編》第二集,p. 236)
  • 湖日庄人(下街子)
  • 生於 1910 年(明治 43 年/民前 2 年),卒於 1944 年(昭和1 9 年/民國 33 年),得年 35 歲

鄭月端為烏日庄長鄭以春的七女,出生後即被九張犁庄的楊福收養作為童養媳,從此全名為楊鄭月端。她八歲進入「烏日公學校」就讀,並於 1924 年(大正 13 年)畢業,成績名列前茅。雖然是童養媳,但夫家沒有虐待她,亦讓她可以自由出入娘家,待她很好,和養母之間有著心血相連般的母女關係。

西元 1927 年(昭和 2 年),時任庄長的生父鄭以春聽聞月端的四兄鄭鴻源提及,由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所主持的清信醫院正在招募產婆講習生,想到烏日庄仍缺少新式產婆,便建議她去試試看。於是,月端考入清信產婦人科醫院附屬的「清信產婆講習所」,並於隔年(昭和 3 年)取得卒業證書。由於清信醫院的設備和蔡阿信醫師的學術、醫術在全台灣都是第一流,月端在訓練過程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,也見證了醫人救人的事實與道理。

清信醫院座落於現代文明的台中市,不遠處還有開張不久的中央俱樂部(今中央書局),各種中、日文書籍和文化演講中傳遞新文化運動的理念,都開啟了月端的眼界。當時的台灣社會正急劇的變革中,底層的人民想要翻身,陋俗的思想欲被打破,男女平等的觀念也正在萌芽。儘管經歷文化洗禮,見識過形形色色、文采亮麗的文化青年,畢業返鄉準備產婆試驗的月端,迫於現實的無奈,仍於 1929 年(昭和 4 年)與從小視為兄長、沒有讀過書的楊阿碗完婚。同年順利通過產婆試驗,取得產婆資格後,1930 年(昭和 5 年),月端將產婆站設在生父「合興」店的對面,不久便生下長女美鳳,並接下了烏日庄的「囑託產婆」 (即公設產婆) ,開啟另一扇人生。當年作為「囑託產婆」,生產一件可得四圓,一個月收入百元左右(包括禮金),比其生父一個月六十圓的庄長月俸還高出許多。

庄裡鄉親們對月端為人的溫醇與關懷,無不讚嘆。童養媳的身世與篤信基督讓她對弱者充滿體貼和憐憫,她常常幫窮困人家坐月子,替貧病的產婦補充營養。西元 1937 年(昭和 12 年)長男仁成出生,兩年後由於租約到期,產婆站搬遷至烏日街上、長生醫院隔壁的戴宅,最後搬到其四兄的鴻源醫院對面。

本著醫者濟世的精神,月端以熟練的學術與技術和親切和藹的態度,獲得很好的名聲,但連年的奔忙令她時常感到體力不支。起初她以為只是過勞而不以為意,直到 1942 年(昭和 17 年)四兄鴻源帶她到台中醫院會診,被研判可能是罹患「喉癌」。雖然再轉至台大醫院診治仍是罔然,最終於 1944 年(昭和 19 年)病逝,遺留下 15 歲的美鳳與 10 歲的仁成,得年 35 歲。

內容改寫自:
廖德華(2002),《烏日文史匯編》(第二集)。台中:臺中縣烏日文史協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