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產,從陣痛開始。疼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感覺,避免疼痛也是人類的本能,開刀、拔牙與生產,都有麻醉的需求。自然產的減痛,從早期的吸入式麻醉,到近代盛行的硬脊膜外麻醉,有悠久的歷史。

1847 年英國的 Sir James Simpson,開始讓產婦吸入氯仿(Chloroform)減痛。[1] 而生育四子五女的維多利亞女王,在生育第八胎時,也在 John Snow 醫師的協助下,吸入氯仿進行無痛分娩。不過當時的宗教團體有不同的聲音,他們以《聖經》抨擊無痛分娩,強力主張女人的產痛是上帝的處罰,不可豁免。不過維多利亞女王還是倡議無痛分娩,也鼓勵她的長女,德國皇后維琪生產時使用麻醉。[2]

目前產科常用的麻醉方式有三種,包括硬脊膜外麻醉(減痛分娩)、半身麻醉(脊髓腔內麻醉)與全身麻醉。[3] 一般剖腹產除非有特殊狀況,多使用半身麻醉。自然產的減痛分娩(Labor Analgesia),最常用的是「硬脊膜外麻醉」(epidural)。硬脊膜外麻醉是局部麻醉,透過注射藥物阻隔脊髓神經傳送訊息,達到止痛的效果。根據 2010 年的研究報告,加拿大各省產婦使用硬脊膜外麻醉的比例,介於 30% 與 69%,而美國從 1981 到 2001,產婦使用硬脊膜外麻醉的比例增加三倍,在大醫院裡有 60% 的產婦使用。根據長庚醫院台北院區的產房統計,施打無痛分娩的初產婦約 75%,經產婦約 50%。[4]

其實只要能夠讓產婦達到減緩產痛的方式,都可以稱之為減痛分娩,如針灸、呼吸調整、氣功、瑜伽、按摩等,也都算是減痛分娩。不過如果選擇進行硬脊膜外麻醉,就需要麻醉科醫師施打,因此多半在大醫院進行。

參考資料:
[1] 台灣麻醉醫學會,〈世界麻醉簡史〉,《台灣麻醉回顧與展望》。
[2] 謝金魚(2019),〈誰說母愛天生?——厭世媽咪維多利亞女王〉,《自由評論網》。
[3] Kiss - 懷孕前後(2021),〈麻醉專科醫生講解3大婦產科麻醉方式及影響 附2種藥物性緩解陣痛方法〉,《SundayKiss》。
[4] 台北長庚麻醉科(2018),〈無痛分娩衛教須知〉